2025年5月8日,必赢网址bwi437"勇往'职'前助梦远航"就业嘉年华活动落下帷幕。作为服装与艺术学院2026届辅导员,我全程参与了这场别开生面的职业探索之旅,亲眼见证了千余名学生在沉浸式体验中解锁职业认知新维度,也深切感受到学校在就业育人工作中"精准滴灌"的匠心。
筹备初始:从"被动灌输"到"主动探索"的转变
活动前一周,我在班级动员会上进行活动讲解与宣传,原本担心大三学生会觉得"职业规划还太早",没想到"控制N个彩球""新兴职业猜猜猜"等游戏化环节立刻吸引了大家的注意力。服装2201班同学主动提问:"听说有简历修改的实战环节,能不能带我的初稿去现场请老师指导?"这让我意识到,当严肃的职业指导披上"体验式"的外衣,学生的参与意愿会被成倍激发。
现场直击:在游戏中照见职业发展的N种可能
活动当天,我在各个板块间捕捉到许多令人动容的瞬间:
在"价值观金字塔"区,张同学盯着"创意表达""职业成长""工作自主"三个关键词反复斟酌,最终将"创意表达"置顶。她告诉我:"以前总觉得找工作就是'对口就好',现在才发现,明确内心最看重的价值观,才能在未来选择中不迷茫。"
"面试大作战"环节,我的学生小张抽到了"面试官"角色,他学着HR的样子提问:"作为服装设计专业学生,如何证明你具备电商运营所需的数据分析能力?"而扮演"求职者"的小陈则巧妙结合毕业设计中的用户调研数据作答。这场角色扮演让学生们第一次跳出"被考核者"视角,理解企业的人才需求逻辑。
最让我惊喜的是"求职信息树"板块,同学们不仅写下了学校就业网、行业展会等常规渠道,还分享了"时尚行业垂直公众号""校友资源对接群"等个性化途径。







育人启示:当职业规划课有了"烟火气"
作为一线辅导员,我常思考:如何让就业指导真正走进学生心里?这场嘉年华给出了答案。
用"体验"替代"说教":当学生在"玩转能力星球"中亲手写下"服装制版""色彩搭配"等技能时,抽象的"能力盘点"变成了可视化的自我认知;当他们在"好规划赢未来"游戏中为达成职业目标制定行动策略时,"职业规划"不再是纸上谈兵。
用"共鸣"替代"灌输":活动特别设置的"就业赋能贴"环节,让学生抽取"彩虹卡"并写下职业信念。我班学生写下的"让传统服饰通过设计走向世界“用镜头记录中国时尚力量”等宣言,既是青春理想的告白,更是职业信念的锚定。这种充满仪式感的互动,比千言万语的叮嘱更有力量。
用"长效"替代"短效":活动结束后,学生们手中的《活动手册》成了"职业规划手账"—有人在"简历放大镜"环节标注的修改建议旁贴上了自己的简历初稿,有人在"未来大拷问"的答题记录中圈出了需要补足的知识盲区。这些细节让我相信,这场活动播下的种子,终将在未来的职业探索中发芽生长。
作为一线教育工作者,我们深知就业指导不是"临门一脚"的冲刺,而是贯穿大学全程的育人工程。感谢学校就业指导中心与致远教育团队的精心策划,让这场融合了专业性、趣味性与实用性的嘉年华成为学生职业启蒙的"金钥匙"。更要感谢积极参与的同学们,你们在活动中展现的热情与思考,让我们看到了新时代青年对职业发展的主动担当。
活动落幕,但育人之路永不止步。学院将继续依托学校搭建的优质平台,陪伴学生在职业规划的道路上深耕细作,助力每一个梦想都能在现实中找到生根发芽的土壤。愿这场照进心坎的职业启蒙课,成为学生们勇往"职"前的第一束光。